【知識點】
1.民族精神的含義
2.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
3.中國精神
4.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5.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民族性、時代性、先進性。
6.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原因
7.怎樣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高考考向】
1.主要考查: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和意義。
2.主要考查方法:考查信息獲取、知識整合、語言表達能力。選擇題、原因意義類主觀題、措施啟示類主觀題。
3.命題趨勢:(1)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2)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征
(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和意義
4.備考建議:理解并認同中華民族精神,明確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是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重點把握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途徑和意義。關注焦點問題:長征精神、紅船精神等革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具有當今時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典型歷史人物的愛國主義精神。
【高考真題】
1.(2022·湖南卷,10)革命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激發(fā)了人們對建黨先驅的無限懷念。2021年夏天,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趙世炎等先烈的墓前,堆放著“寄”往百年前的信箋?!叭怏w已逝,脊梁仍在。”“自從知道你的故事,我愛上了歷史。謝謝你,讓我能坐在陽光下讀書?!睆倪@些與革命先烈跨越時空的對話中,我們感受到:
①現(xiàn)代傳媒顯示出豐富民族精神的強大功能
②偉大建黨精神早已融入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血脈
③即使時代變遷,中華民族精神依然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
④中華民族精神作為人們文化素養(yǎng)的核心和標志,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2022·浙江1月,26) 在建設和養(yǎng)護公路過程中,建設大軍形成和發(fā)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這一精神:
A.全面展示了中國人民的精神而貌 B.生動演繹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C.證明了創(chuàng)新是文化富有生機的保證 D.體現(xiàn)了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3.(2021浙江卷)中華民族精神不是抽象存在的,它蘊含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彰顯于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下列選項中主要體現(xiàn)中華民族“團結精神”的是:
①愚公移山 ②土爾扈特東歸 ③四大發(fā)明 ④東西部結對幫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2020·海南卷,13)海南省昌江縣陶鳳交,28年來帶領一幫姐妹歷盡艱辛,靠肩挑手抓,在荒漠里種下338萬株木麻黃,形成一片海防林,打破了外國專家“棋子灣流丘不能種樹”的論斷,創(chuàng)造了一個綠色奇跡。陶鳳交及其姐妹被稱為“綠色娘子軍”,他們所展現(xiàn)的精神:
①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時代內容 ②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
③把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 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9·全國Ⅲ卷,3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歷史上,風沙、鹽堿、內澇肆虐,蘭考民生艱難、百姓貧苦。上世紀六十年代,“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依靠群眾,開啟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了蘭考自然環(huán)境,形成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2014年,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選擇蘭考作為聯(lián)系點,叮囑當?shù)馗刹恳袑嶊P心貧困群眾,帶領群眾艱苦奮斗,早日脫貧致富。“改變蘭考貧困的面貌,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碧m考縣委牢記總書記囑托,把脫貧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奮斗目標。蘭考廣大黨員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深入調查研究,找到了制約經濟發(fā)展的瓶頸,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脫貧措施。在焦裕祿精神的鼓舞下,蘭考人民團結奮斗,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公司+貧困戶”“經營大戶+貧困戶”等模式,發(fā)展溫室大棚種植、畜牧業(yè)、民族樂器制作等產業(yè),打贏了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zhàn)。2017年,蘭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貧困縣的帽子。2018年,蘭考入選中國“幸福百縣榜”。
弘揚焦裕祿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具有重要意義,運用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并結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族精神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焦裕祿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弘揚焦裕祿精神,能夠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凝聚民心,激勵斗志;迎難而上,無私奉獻,因地制宜,精準扶貧脫貧。
【解析】考查考生調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考生政治認同和科學精神素養(yǎng)。答題范圍:民族精神知識;角度類型:意義類;問題指向:弘揚焦裕祿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意義;分值定點:10分,需要回答3~4個要點。題眼①形成了……焦裕祿精神→教材知識: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的關系,焦裕祿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弘揚民族精神的意義,強大的精神力量
題眼②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材料本身:以人民為中心;時政知識:不忘初心
題眼③在……鼓舞下,……團結奮斗→材料本身:凝聚民心,激勵斗志
題眼④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性地……→材料本身:因地制宜;時政知識:精準扶貧脫貧
【建議變式練習】
1.五十多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chuàng)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chuàng)業(yè)、綠色發(fā)展的塞罕壩精神。塞罕壩精神( )
①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不斷豐富和發(fā)展
②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
③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④能夠轉化為民族振興的強大物質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塞罕壩精神”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能夠激發(fā)人們奮斗的熱情,在實踐中轉化為民族振興的強大物質力量,①④正確且符合題意;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③與題意不符;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②與題意不符。
2.“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眹鴳c70周年,集中頒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實際上提供了一個發(fā)現(xiàn)個體力量的契機,而當每個中國人的力量匯聚起來,便是堅如磐石的中國力量,這也就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不朽的精神底座。這表明( )
①中國力量集中表現(xiàn)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愛國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核心
③團結精神是中華文化力量的集中體現(xiàn)
④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中國力量集中表現(xiàn)為民族精神的力量,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時期有著具體的內涵,①④符合題意;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而不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核心,②說法錯誤;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xiàn)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包括偉大的創(chuàng)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③說法錯誤。正確選項為D。
3.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演變?yōu)椤皟蓮椧恍恰本?、抗洪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等等。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A.摒棄一切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體系
B.在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實踐中展示中華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
C.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中華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答案】B
【解析】傳統(tǒng)思想中有精華,也有糟粕,“摒棄一切”說法錯誤,A項排除;民族精神隨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fā)展,C項說法錯誤;D項與題意不符;B項正確切題。答案為B。
4.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皩崿F(xiàn)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焙霌P中國精神可以( )
①傳播正確的價值觀,為民族振興提供動力源泉
②鼓舞人民團結奮斗,積聚實現(xiàn)中國夢的正能量
③發(fā)揮先進文化的作用,規(guī)定文化建設的前進方向
④凝聚強大精神力量,為國家富強提供重要保證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 .①③
【答案】A
【解析】①錯誤,弘揚中國精神可以為民族振興提供動力,但不是源泉;③錯誤,弘揚中國精神不能規(guī)定文化建設的前進方向。②④正確且符合題意。故選A。
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29日,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英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坐標,是一個社會的價值引領。
英雄在詞典中解釋為本領高強、英勇過人的人;不怕困難、不顧自己,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令人欽敬的人。作為中華民族英雄文化史的一部分,他們在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展現(xiàn)不同的英雄特質:忠于誠信、舍生取義、公而忘私、艱苦奮斗……
不管時代怎樣變遷,英雄精神都是一種價值觀的傳承,它構成我們民族的精神內核,凝聚正義、力量和無畏的勇氣;它還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給我們以引領和激勵。一個沒有英雄精神的人,是心靈患有軟骨病的人;一個不能崇尚英雄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
在目前社會轉型期,人們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對英雄也有了不同的認知甚至質疑。有人覺得,英雄只屬于他們自己的時代;也有人對英雄的事跡和壯舉提出質疑甚至抹殺。面對社會上出現(xiàn)的對英雄質疑甚至抹殺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我們必須弘揚英雄精神,充分發(fā)揮英雄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作用。
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說明在當代我們應如何發(fā)揮英雄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作用。
【答案】文化對社會發(fā)展和人的實踐活動產生深刻影響,先進文化能夠推動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奮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精神動力。發(fā)揚奮斗精神,有利于保持黨的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樹立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增強攻堅克難的精神力量,推動扶貧工作的深入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解析】本題要求考生結合材料和文化作用的知識,說明發(fā)揚奮斗精神對扶貧攻堅的積極作用。解答本題首先要明確,這種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具體的形式,其對社會發(fā)展和人的實踐活動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時說明發(fā)揚這種奮斗精神,有利于保持黨的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樹立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增強攻堅克難的精神力量,推動扶貧工作的深入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即可。
撰文:張梁
圖片:無
審核:丁勁松
上傳:楊佳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