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的氧化物及氫氧化物》教學反思及總結
一、準備過程有感
當?shù)弥n堂大比武的抽簽結果是我的時候,一方面十分緊張擔憂,因為自己重來沒有賽課經驗,另一方面又很激動,終于有這樣一個舞臺可以去展現(xiàn)自己。不管比賽結果如何,當時就一個念頭,開門,必須紅!當時第一時間就在化學教研小組群里請求各位前輩們指點迷津,這才定下了《鐵的氧化物及氫氧化物》這一課題。
可是,距離比賽不到一個星期,這樣的準備時間確實是我重來沒有遇到過的,以前在學校里做講課練習、實戰(zhàn)演練、組內比賽往往都是準備半個多月以上的,所以一時間慌了神。因為又不能照搬前輩們的講課思路,所以我還是打算搏一搏,另辟蹊徑,試圖以自己的講課思路來準備。
比賽前兩天,我剛剛用一個班練手,此時我的學案已經修改到第四版了,正是自信滿滿的時候,不過一上課我就發(fā)現(xiàn),知識容量好像太大了,竟然一節(jié)課只剩下了幾分鐘的時間。那天晚上時候守班的時候聽取了徐清老師的指導意見,才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沒有重點,雖然講的處處都是重要的,可是比賽當中是一定要體現(xiàn)亮點的,所以我還是吸收經驗,把課堂的重心放到了后半段實驗探究和討論交流上面,最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整個準備階段略顯倉促,但是缺失連續(xù)幾天熬夜奮戰(zhàn)的成果,細細品來,算是初步嘗到了賽課磨課的一點點不容易,只不過我相信更大的舞臺到來時,還需要我更多的知識儲備和大心臟才可以。
二、這節(jié)課的亮點
我認為這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有3個:
第一,利用學案調動學生積極性?;瘜W的新課教授過程中,平常我們慣用的方法是黑板上板書,然后學生抄寫,可是這次我選擇讓學生閱讀,運用分類歸納的學習方法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二,抽樣完成實驗。讓學生代表來完成實驗,另一個學生代表來描述實驗,自己則扮演把控的角色,一是使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充分滿足,另外也使他們的實驗技能得到鍛煉。
第三,留給討論與交流環(huán)節(jié)充分時間。尤其是在參與最后的討論環(huán)節(jié)時,學生的新點子不斷冒出,甚至也帶動了我的情緒,使得我越講越高昂,最終學生放開了,我也放開了,學生成長即我的成長。
三、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
這節(jié)課不足之處一是實驗現(xiàn)象不夠直觀,可以采取長時間錄像再倍速播放的方法,逆向課堂,將實驗的過程挪至課堂外,使得氫氧化亞鐵變?yōu)榧t褐色的現(xiàn)象更為真實和直觀,而不是準備視頻作為替換方案。
另一方面,討論與交流的分組性較差,事先沒有分好組,確認好領導人物,雖然課堂最后呈現(xiàn)出的效果還不錯,但是只是個別同學參與積極討論,并沒有體現(xiàn)小組討論,集體智慧的凝結。這將是后面需要重點注意的地方。
撰文:王瑞楊
圖片:教科室
審核:劉旭
上傳:鄒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