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組教研活動
以大國的“制”與“治”為主線設計本課的課程結構,“制”指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治”治國家治理。模塊一設計為君主專制下明清中央機構的調整,重點學習內閣制和軍機處,模塊二設計為中央集權下清朝的邊疆政策,了解清對邊疆的治理,模塊三設計為專制制度的治理成效及啟示,重點理解君主專制的不斷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以及對今天國家治理的啟示。本節(jié)內容用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處理模塊一,第二課時處理模塊二和模塊三。
模塊一設計為君主專制下明清中央機構的調整
以復習第三課歷代削弱相權的措施導入新課的學習,讓學生前后內容相連,形成知識體系。通過展示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出明朝廢丞相、設內閣的原因,老師通過內閣的形成發(fā)展示意圖講解內閣的形成過程,并對重要概念“票擬”“批紅”進行解釋。老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深入理解內閣的特點,并進行強化訓練。最后通過對史料的分析,辯證的看待內閣對國家治理的影響。
軍機處部分比較簡單,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補充適當?shù)牟牧?,了解軍機處設置的原因,職能,特點以及辯證的分析軍機處設置的影響。
本課展示大量的史料,一是要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論從史出的核心素養(yǎng);二是要培養(yǎng)學生從材料中獲取與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三是要學生學會做材料題的方法和書寫答案的要求。
本課的目標任務基本達成,學生反饋良好,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訓練。但在課堂教學中感覺課堂節(jié)奏有點趕,在訓練學生分析材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
評價與建議
1、教學設計結構完整,重難點突出。
2、大量運用史料,強調論從史出,重視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的能力。
3、落實基礎知識,重視教材,強化學生的答題思維和答題規(guī)范。
4、本堂課材料運用較多,學生易形成學習疲勞,應適當對的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5、針對高一學生,課堂中應形成結論性的語言,幫助學生記憶。
撰文:劉剛
圖片:教科室
審核:劉旭
上傳:鄒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