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被這樣一種觀念所束縛:只有通過高中三年的瘋狂刷題,才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進入心儀的大學;而且題目刷得越多,考的分數(shù)也就越高。于是,各種教輔資料應運而生,學生每天奔走于學校和各大培訓機構之間,晚上還要熬夜苦戰(zhàn)以完成那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作業(yè),讓自己徹底淪為考試的機器。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提高成績真的只有通過熬夜刷題這一條途徑嗎?
細心的同學和家長一定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反常”的現(xiàn)象:教室里課桌上書堆得最高的學生并不一定是學習成績最好的,而一些成績異常優(yōu)異的同學桌面上似乎“一塵不染”,甚至還會看到他們做完一道題后久久沒有動筆做下一道,似乎在“發(fā)呆”……
那么現(xiàn)在,我要指出的就是:這些看似是“發(fā)呆”的行為可能正是這些“學霸”們的制勝法寶——及時的總結、反思與歸納。
大多數(shù)的高中生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考試中丟分的地方有許多其實是自己曾經(jīng)做過的類似的題目。既然如此,為什么還會造成這種不必要的失分呢?一方面,身處考場時的心態(tài)變化可能導致發(fā)揮的失常;而另一方面,則是平常作業(yè)只求完成即可、做練習時只注重數(shù)量的壞習慣在作祟。下面,我將從自身經(jīng)驗出發(fā),談一談我對學習過程中總結、歸納方法的思考。
作為高考的過來人,我對高考中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深有體會。作為全國卷的考生,我能深深感受到國家對語文學科的重視。俗話說,得語文者得高考。如何在試題的變化中抓住其中的不變量,高效地學習語文,是每一位高考生需要思考的問題。那么,應當如何做好語文學科的總結、反思呢? 以信息類文本閱讀為例,其主要考查學生處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有時出現(xiàn)在試卷上的文本是一些專業(yè)的學術論文,離高中生的日常較遠,但其內核仍然是讓學生整合復雜信息、提取主要觀點。在做此類題目時,不妨將題材相近的文本整理在一起,然后思考:這些文本有哪些觀點是一致的?文本的結構是怎樣的?選擇題考查的內容有什么相近或相同之處?問答題都是怎樣考查文本內容的?只有如此,才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清晰的認識,即此類文本有哪些考查形式以及在閱讀時應當著重注意哪些內容,從而在以后遇到類似文本時有重點有目的,大大提高了做題的效率與正確率。 除此以外,還應當認真研究標準答案并且思考:標答是從哪幾個方面回答問題的?為什么要從這幾個方面思考?不同題目在標答的設計上是否具有共性?今后要如何準確預測標答是從哪幾個方面分析的?(即要經(jīng)過什么樣的思維過程才能讓自己的答案與標答要點一致)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真正知悉解題思路與命題者的意圖,從而踩中要點,將失分減到最少。 總之,語文試卷上,無論是選擇題還是簡答題,做完以后都應該思考其內部的規(guī)律,即命題人的思路是什么樣的,以及我們要如何思考才能順著命題人的思路快速而準確地解題。 至于其他題型,其實也都大同小異,方法都是相似的,只是不同題型的考查側重不同,考查形式各異罷了。無論是文學類文本還是文言文,抑或是詩歌閱讀、語言文字運用乃至寫作,都可以嘗試運用類似的總結思考的方法。廣大高中學子們,當你們埋頭書海拼命刷題時,不妨也偶爾停下手中的筆,閉上眼睛靜靜地思考剛剛所看到的題目及標答,或許就會取得比做十道題更大的收獲。 相對于語文,英語學科更加注重對考點的把握,這啟示我們在英語學習中應當更加深入了解考點。以閱讀理解為例,考查類型主要有主旨把握、詞義猜測、細節(jié)理解等。因此,在進行英語做題后的反思時,就應當更加注重思考自己在哪種考點上犯了錯誤以及為什么會犯這種錯誤。此外,英語做題的反思最好將幾道題放在一起分析,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哪一方面是自己的短板,然后在今后的練習中更加注重培養(yǎng)自己這一方面的技能,掌握解決類似問題的通法,從而提高整體成績。 至于理科的學習,總結歸納同樣十分重要。對于理科,大家普遍的觀點就是要多做題。我并不否認適當練習對于理科學習的幫助,但是,如果能在刷題中留出一些反思總結的時間,往往會頓開茅塞,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數(shù)學學習為例。我認為學好數(shù)學最關鍵的就是用數(shù)學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這些數(shù)學思想往往是解題的秘訣。而要想知悉這些思想的深層內涵,適當?shù)姆此伎偨Y必不可少。要想在高考中脫穎而出,在這種技巧性的題目上一定要做到又快又準,而這就需要在平時的做題中勤于思考,從錯誤中總結經(jīng)驗,腦海中形成清晰的認識,即什么樣的題目會用到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只有這樣才會在考場上不走彎路,快速而準確地解題。 此外,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還有函數(shù)與方程思想、分類討論思想、轉化與劃歸思想等。可以說,數(shù)學試卷上的難題大多是這些思想的綜合運用,例如導數(shù)題往往會用到分類討論思想和轉化與劃歸思想,在平時的訓練中就要時常反思自己做錯的原因,找到自己思維的短板,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決不犯類似的錯誤。 反思總結在其他理科的學習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物理題目一般以物理過程為主要考查內容,因此,腦海中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很多同學面對錯題只會說:“哎呀,中間這一過程沒想到?!边@顯然缺少了進一步的反思總結:為什么這一步?jīng)]想到?為什么解題需要考慮這一步?這一步與上下過程間有什么樣的邏輯關系?以后要怎樣才能避免遺漏步驟?這些問題都應該是做完一道物理題后應當思考的。 至于化學和生物,重點就落在了對文字敘述題標答的研究與反思上。無論是化學中對某一現(xiàn)象原因的考查還是生物中對實驗設計步驟的設問,我們都應當認真研究標答,分析答題的邏輯規(guī)律和思維過程,進而思考如何才能快速找到答題思路。經(jīng)過這樣的反思與總結,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答案的思路是十分自然的,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從而增強自信心,在考試中也能應對自如。 另外還應當指出,這些反思總結不應當只停留在“想”的層面,準備一個小本子記錄下自己從一道題中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規(guī)律,日積月累,這個本子就成了你的“獨家秘笈”,成為你的“提分寶典”。而這種隨時記錄便是我們常說的“積累”。 積累在語文和英語的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語文老師一定會告訴你:作文論述時一定要有事例進行論證,而這些事例也就是我們平時積累的作文素材;英語作文也是如此:應用文要積累常見的句式,讀后續(xù)寫則需要積累一些對動作、環(huán)境等的經(jīng)典描寫語句。正因如此,掌握高效積累的方法就顯得十分重要。 很多人可能習慣于在固定的時間里專門做積累,但我個人則更傾向于利用零碎的時間,即遇到值得記錄的立刻積累下來。此外,對于做好積累我還有一些個人的建議: 一、不要局限于有限的積累范圍。比如,積累作文素材不要僅限于從優(yōu)秀作文里摘抄,閱讀題中也有許多精彩的語句; 二、在積累的過程中也要積極思考。以積累讀后續(xù)寫的動作描寫為例,在積累的過程中就應該思考:在續(xù)寫文章具有什么樣的特點(題材、語言特點等)時可以運用這些描寫語句?運用時上下文用哪些銜接詞可以使文章自然流暢? 三、時?;仡欁罱e累的內容。只有經(jīng)常翻看,這些語句才能真正刻入腦海,才可能在運用時更加自如。 學弟學妹們,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當你們日夜埋頭于書海之中,不妨也時常抬頭仰望,暫時將繁重的任務置于腦后,思考一下自己今天學到了什么,然后提起筆,繼續(xù)向著心中的遠方奮斗! 最后,祝愿學弟學妹們學業(yè)有成,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順利步入心儀的大學!
撰文:課改年級
圖片:陳松林
審核:曾強
上傳:陳松林